南宫28论坛|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学术综述

2024-11-07 03:06:4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11月3日下午,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在杭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圆满闭幕。本届年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和实践者,共同探讨唯识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不仅加深了学界对唯识学的理解,也为唯识学与现代文明的对话搭建了桥梁。

  闭幕式由杭州佛学院副院长慧观法师主持。杭州佛学院副院长、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慧仁法师代表活动的主办方向各位法师和学者对本次年会的支持与参与表示感谢。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杨维中教授代表下一届年会承办方致辞。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许伟博士为第八届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做了学术综述总结:本次会议汇集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法相学会、日本驹泽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中国佛学院、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杭州佛学院、浙江佛学院等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佛学院的七十一位代表,与会的法师学者从唯识经典、唯识修习理论、唯识基本理论、唯识学与比较哲学、思想史与文献史等多个角度,对唯识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上海大学文学院程恭让教授的论文《〈大乘庄严经论〉的善巧方便理论及其对唐以前中国佛教义理学建构的影响》,以“善巧方便”概念为核心,结合梵、藏、汉三种文献,细致地探讨了《大乘庄严经论》的善巧方便理论与瑜伽行派其他论书乃至其他大乘经典的关系,分析了《庄严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建构的影响及其对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意义。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李子捷副教授的论文《Bodhisattvabhūmi与净影寺慧远》,围绕《大乘义章》中《菩萨地持经》的解读,分析了慧远对无为法、“一心”等概念的理解与玄奘唯识学的差异,以及《瑜伽师地论》对南北朝佛教的影响。

  台北大学中文系赖贤宗教授的论文《〈大乘庄严经论〉菩提品与〈六祖坛经〉的转识成智之诠释》,考察了《坛经》中论述转识成智的“智通”章的文献问题与汉译《大乘庄严经论》的转识成智理论,进而重点分析了汉语注疏对转识成智理论的诠释,揭示了转识成智如何被诠释为禅宗修行理论。

  台湾政治大学客座研究员法照法师的论文《〈瑜伽师地论〉无常观:从现象观察到解脱智慧的三重结构》,将《瑜伽师地论》中的无常观总结为由现象层、因果层与深观层构成的系统修习过程,现象层聚焦于对现象的无常行相与有为相的观察,因果层进一步观照三世因果的流转及无常与涅槃的联系,深观层将无常与苦、空、无我等相互联系,形成完整体系。

  浙江佛学院普超法师的论文《瑜伽行派对〈阿含经〉“识与名色”思想之诠释》,考察了《阿含经》中“名色”的意涵,以及唯识学从胎生学与认识论角度对十二因缘中“识与名色”的诠释。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顾毳副教授的论文《寂护“空有融合”思想源流和地位》,介绍了印度中观派后期重要论师寂护的生平与思想背景,详细论述了其“空有融合”思想的印度佛教思想史背景,以及其佛学思想与因明理论在印藏的地位。

  京都大学博士生黄志博的论文《日本法相宗的教学相承与复兴——从相宗修学制度到贞庆-良遍教学的成立》,考察了日本法相宗的形成与发展史,重点分析了法相宗与三论宗的“空有”论诤、与天台宗的“三一权实”论诤,进而分析了贞庆与良遍对三论、天台、禅宗的回应,及其对法相宗的教学的复兴与发展。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硕士生魏兆源的论文《义净译场与唯识学派——基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的考察》,考察了唯识僧人参与义净译场情况,提出窥基系的慧沼与圆测系的胜庄有共同的唯识学基础,但在佛身等问题上有明显差异,而二者都在义净译场中吸收了关于印度文化的新知识,反映了义净对中国唯识学的贡献。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曹彦副教授的论文《瑜伽行派的两种末那》,提出“末那”这一译名的问题,进而详尽分析瑜伽行派文献中manas一词的用法与流变南宫28,主张以梵文文献中的“最胜末那”来命名第七识,并论述了这种命名的文献依据与优点。

  中国佛学院演真法师的论文《从〈百法论解〉看明代唯识学的若干特点》,认为明代出现的《百法论解》可能是包含窥基思想的层累而成的著作,其反映了后唐疏时代唯识学的特点,即以《华严疏钞》等非唯识注疏为知识来源,以《唯识开蒙问答》引述的“通照大师”为权威人物,以《永乐南藏》与《永乐北藏》为文献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赵东明副教授的论文《净觉仁岳天台思想中的唯识阐释初探》,探讨了宋代天台僧人净觉仁岳对唯识学的理解与诠释,净觉仁岳将唯识学判为大乘始教,通过《起信论》理解唯识学的“阿黎耶识”等核心概念,认为唯识学的真如也具备“随缘”义。

  苏州大学哲学系吴忠伟教授的论文《“圆教”的竞争——华严“圆教”模式的构设及其演化——基于对天台/唯识的调停》,提出华严宗借用天台宗的“圆教”模式重构佛学体系,智俨、法藏、澄观逐步完善华严的圆教模式,吸收调停天台与唯识的种姓说、性恶说等理论。

  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讲师廖乐庚的论文《〈摄大乘论〉“二分依他起性”思想初探及其与“一心二门”思想之比较》,认为《摄大乘论》中通于染净二分的依他起性,与《大乘起信论》中的“一心二门”的如来之思想有共通之处,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生刘政晔的论文《〈大乘起信论略述〉思想概述及作者新论》,详细考察了过去被归属于昙旷的《大乘起信论略述》与《大乘起信论广释》,认为《略述》不是对《广释》的简单删节,而是对《广释》的决择与修正,其作者可能是昙旷的后学。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博士生王英杰的论文《以“三性同异义”谈贤首法藏的二谛中道观——以〈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为中心》,从法藏对唯识三性说的重新诠释入手,论述了法藏以三性六意融摄的二谛中道观。

  驹泽大学石井公成教授的论文《“心之鬼”——唯识说中自心所创造的狱卒者的去向》,认为《源氏物语》中的心识分析可能是间接源自法相宗而非天台宗,进而以“心之鬼”故事为核心,分析了“画师”“狱卒”等意象在佛教文献特别是唯识文献中的源流,以及相关理论在日本文献中的演变。

  杭州佛学院慧仁法师的论文《瑜伽行派加行位的三摩地分析》,以《摄大乘论》中加行位的四三摩地与有部等的九次第定异同问题为切入点,考察了《解深密经》等唯识经典中加行位的修习方法及所依定,提出《摄大乘论》提出的四三摩地凸显了瑜伽行派特色,《成唯识论》最终综合了有部等的传统理论与瑜伽行派经典,建立了依托于印顺定等四定的加行位修习方法。

  重庆大学邹小兵副教授的论文《依〈集论〉建佛教缘起义的蕴界处诠释架构透视杂染缘起的深隐要义》,从杂染缘起诠释的缺失出发,提出可以依据《集论》中的何因与何取两门,以蕴界处架构重新解释杂染缘起。

  南华大学宗教所黄国清教授的论文《安慧与护法“唯识五位”之解释的比较研究》,基于安慧与护法对《唯识三十释》最后五颂的注疏,提出护法偏重于对转依等法义问题的详尽解释,而安慧偏重于对获得无分别智过程的扼要说明,在注意二者学说差异的基础上,可以彼此参照借鉴,从中获益。

  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释法至法师的论文《〈杂集论〉中作意对于止观之意义》,通过对“作意”内涵的考察与对《杂集论》的疏解,论述了作意对止观的重要性,进而具体阐释了作意在四禅八定、二无心定等“止”以及在无分别的“观”中的意义。

  温州佛学院释则生法师的论文《通过对四谛的思维观察培养和强化出离心》,探讨了如何将《瑜伽师地论》等经典中的四谛理论应用于实践,论述了佛教修习的基础条件及出离心的意义,提出应首先了解四谛理论,培养出离心与信,进而在资粮道中通过七种作意与四念住等方式观修四谛。

  香港法相学会陈雁姿教授的论文《〈瑜伽师地论〉中〈施品〉有关巧慧施的方法及意义》,以《菩萨地·施品》“一切施”中的“巧慧施”为核心,探讨了巧慧施包含的财施、法施等六种具体方式,提出《施品》可以作为大乘施行的技术手册,提供具体的修学准则。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茅宇凡副教授的论文《玄奘译原子(极微)“和合”、“和集”说重探——以〈唯识二十论〉为中心》,梳理了部派乃至印度后期寂护等的极微理论,以汉语文献中的“和合”与“和集”二解为核心,提出二者的区分涉及不同的哲学议题,“和集”说更符合有部理论。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姚治华教授的论文《唯识学派的外境批判》,详细考察了《唯识二十论》等唯识文献中对外境论的批判,将唯识学派否定外境的论证归纳为四个论证,睡梦论证与现量论证侧重认识论的观念论立场,极微论证侧重形上学的观念论立场,他心论证阐述主体间性的形上学立场。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张与弛的论文《〈瑜伽师地论〉的触心所》,从语言、文献学的角度详尽考察了《瑜伽师地论》中的“触”心所的界定,分析了触心所在认知中功能,以及触与受心所的差异。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许伟的论文《记住、记忆与回忆——论唯识学的“回忆”问题》,以“记住—记忆—回忆”模型,考察了唯识学回忆理论对有部与经部回忆理论的糅合发展,并探讨了回忆对象的争议以及回忆意识的性质等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石思远的论文《唯识学的刹那与时间观》,认为唯识学关注的是以现在刹那为核心的主体时间而非客观时间,唯识学中时间依于心识假立,不违背性空说,而涅槃后则有对超越性时间的认识。

  杭州佛学院韩穗老师的论文《以泛隐喻理论为瑜伽行派唯心论作论证——〈三十颂〉第一颂安慧释的论证分析》,以语言哲学的泛隐喻理论的视角,基于对安慧《释》的新译与分析,认为安慧关注了印度语言哲学中表示原义的“mukhya”与表示隐喻义的“upacāra”的区分,以此论证其唯心论主张。

  江苏省佛学院清凉学院余翔老师的论文《唯识学中的有寻有伺等三地》,考察了唯识学中建立有寻有伺三地的标准的争议,最胜子认为标准是就界地建立,玄奘系则认同《瑜伽师地论》提到的就离欲分位建立的标准,此标准可以避免寻伺不能同时生起等责难。

  中国佛学院续祥法师的论文《从根身到种子——略述唯识学上的执受义》,从语言学、文献与思想史等多角度考察了“执受”的内涵,毗昙学强调生命论意义上的识执受根身,唯识学则进一步发展出第八识执受种子的认识论与存在论。

  杭州佛学院德澄法师的论文《唯识学认识论中的认知条件》,借助康德哲学的认识论范式对唯识学认识论进行了新的探讨,认为感性与知性认识的形式条件对应唯识学中的心不相应行法,并论述了时、方等不相应行法在认识论中的意义。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生行蕾的论文《依他起与遍计执的统一与二元性——以虚妄分别为中心》,通过对四识、六光、十一识等概念的考察,提出无相唯识中的依他起性在“显现为境的识”的角度有统一性,在心识自我对象化为二取的角度有二元性。

  中山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詹嘉玲的论文《从吕澂对“破想”观的评释看唯识、中观工夫论之异同》,围绕吕澂对吉藏“但破尘想,实不破尘”思想的批评,认为吉藏的学说反映了中观息见归真的工夫论,吕澂的批评则反映了唯识学以真如为所缘、重视如理作意的工夫论。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利文的论文《唯识古今学三性思想辨析》,将《唯识三十颂》第19颂视作从唯识古学到今学转化的思想遗存,进而依据真谛与玄奘的译著,从术语翻译与诠释的角度,分析了古学与今学在三性说上的差异,核心是今学将遍计所执缩减为第六识与第七识,并将依他起性与识变相联系。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鑫教授的论文《范畴如何显示自身?——唯识学与现象学的范畴理论》,从“范畴如何显示自身”问题出发,用范畴的视角分析了唯识学的五位法,主张唯识学中范畴的显示自身是真如在现象中自身给予的过程,与胡塞尔现象学在范畴的含义、分类、作用、显现方式方面有相通之处。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系陈群志副教授的论文《心性现象学时间观中“现在”概念的疑难问题——基于胡塞尔现象学与佛教唯识学的比较分析》,以“现在”概念的界定、存有方式与成立基础为核心,辨析了胡塞尔现象学与唯识学的异同,提出二者都是通过“现在”的总体界定来诠释其实在性与相续性,并以连续统的共同构建作为“现在”得以相续的本体论基础。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曾宪坤的论文《基于陈那所缘缘论证的他心问题探赜》,借助陈那《观所缘缘论》中的所缘缘定义与论证,重新审视哲学上的他心问题,并提出唯识无境论可以对照与大语言模型等对他心问题的处理。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谭习龙副教授的论文《自我的构建与生成——唯识学自我问题的现象学考察》,将唯识学的自我分为基于“所缘—能缘”结构而假立的横向的“五蕴我”,以及基于俱生与分别执而计执的纵向的“俱生我—分别我”,提出唯识学二种假我是方便安立,最终追求作为第一义我相的无我。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怡副教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李恒威教授的论文《缘起性空的认知生成主义研究》,梳理了生成主义对佛学思想的吸收,具体论述了缘起思想下的生成主义生命观、自我观、认知观与演化观,最后提出佛教禅学可以视作回归鲜活世界与体验的行动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相伟国的论文《〈成唯识论〉中的因果理论与休谟问题》,分析了《成唯识论》中同时与异时两种因果论与休谟的因果论,提出休谟将因果解释为习惯并不与佛学相悖,并能为同时因果论提供助力。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张骁谨《法相唯识学与具身对治“掉举、昏沉”方法之比较》,比较了唯识学与具身认知心理学对昏沉、掉举的处理的相通之处与根本差异,探讨了二者对彼此的借鉴价值。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李恒威教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吴颖婷的论文《从心智发展到心灵境界:一个整合的视角》,借助中、西、印的思想资源,刻画了心智的发展进程南宫28,与超越认识论与主客二分的心灵境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王萌的论文《“我”见与“理念”——论龙树、亚里士多德对主体的理解》,分析了佛教对“法”与“无我”的理解,以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念”“道德”等概念。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韩莉的论文《再思梁漱溟的直觉论——从唯识学的视角出发》,提出梁漱溟结合唯识学、心理学、儒学等思想资源,对柏格森哲学的直觉理论进行了吸收诠释,认为直觉是受、想心所的意味之知,是作为现量与比量的中间环节的非量,并以直觉对良知论进行了独特的诠释。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刘旎的论文《试析七情之“思”在脾胃系统疾病中的影响》,提出七情之“思”主要指意识活动,与脾胃系统可以相互影响,脾胃亏虚会导致意无所存、思无所主,影响人的精神活动。

  中山大学哲学系廖钦彬教授的论文《章太炎的唯识观与京都学派》,探讨了章太炎与京都学派在吸收西方思想而构建东方哲学方面的异同,重点分析了二者在哲学理论、实践理论与社会实践方面的复杂关系。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刘环研究员的论文《试析现象学身体观与部派佛教识蕴概念的关联》,围绕现象学与佛教身体观的共通之处,讨论了佛教身体论内涵、根与识的关系、与自然主义身体观的差异,以及佛教身体观对现象学的启示。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杨昌杰的论文《无分别的量与有分别的果:对陈那现量理论的澄清》,提出陈那“现量无分别”的定义仅适用于“境显现”意义上的狭义的现量,广义的现量也可包含有分别的量果,故与法称等后世论师无实质区别。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白冰的论文《知识论视域下西方逻辑对因明论式的结构——以玄奘译〈因明入正理论〉为中心》,提出陈那新因明的三支论式更符合细分逻辑性的论证规范,但与西方逻辑仍有差异,因明更注重辩论,同时能够产生新知识,并且与解脱问题相关。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汤铭钧副教授的论文《东亚因明中的现量学说》,提出东亚现量论反映了玄奘所传承的印度传统对陈那现量论反思,对现量的定义、种类等问题进行了新诠释,对陈那的三分说、自相与共相理论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新亚研究所佛学中心的罗劲松研究员的论文《sapakṣa是同所立法还是同有法?》,指出由于因明术语“pakṣa(宗)”一词的多义性,“pakṣa”与“sapakṣa”二词存在争议,现代学者多倾向于其指示“有法”,但通过对印度与藏地的因明文献的考察,“pakṣa”更可能指“宗”亦即“所立法”。

  鞍山师范学院思政系王宏涛副教授的论文《陈那因明“三支论式”的逻辑性质探析》,围绕陈那三支论式是否是演绎推理的问题,提出陈那的三支论式是从归纳到演绎的过渡形态,但仍非演绎推理,并分析了三支论式与三段论的在逻辑中心、逻辑关系与逻辑规则方面的区别。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王俊淇副教授的论文《失败?成功?——《明句论》§117对陈那直接知觉定义的批判》,通过对月称、正理派与莲花戒等著作的考察,提出月称对陈那现量定义的批评与其他大部分佛教论师不同,而与正理派一致,这可能源自中观派与瑜伽行派的竞争与月称独特的二谛论。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李金承的论文《众贤如何使用“同一果”概念》,聚焦于众贤“俱有因”理论中的“同一果”概念,通过考察心随转法、随相、大种等问题,提出众贤的“同一果”包括“相同的异时结果”与“特殊类型的同时结果”两种用法。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博士生张舒晴的论文《“为境生觉”生的是什么觉——基于“缘无”的进一步考察》,通过对“境”“所缘”“无”的考察,重新分析了众贤对“觉”的论证,提出众贤对有的定义“为境生觉是真有相”中的“觉”既指感官知觉又包括推理判断。

  科伦坡大学佛教学系博士生张晓亮的论文《室利罗多的“二识俱生说”——与权五民教授商榷》,提出韩国学者权五民将室利罗多的“二识俱生说”解读为粗、细二识俱生,但在论据与论证方面存在问题,二识应指“活动的心识”与“不活动的心识”即随界。

  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生陈鑫涵的论文《比量困境:阇耶罗湿的怀疑论及其对佛教认识论的批评》,基于对顺世论学者阇耶罗湿《颠真狮》第三章的中译,提出阇耶罗湿本身否认任何真实存在与可靠认识手段,否认陈那—法称传统“现量—比量”的二分,认为比量不可能以“现实存在的共相”“不现实存在的共相”等五者为对象,故不成立。

  慕尼黑大学博士后Francesco Barchi的论文《汉语注释性文本中的犍陀罗佛教踪迹》,考察了巴焦耳藏犍陀罗语写本BC 9v的文献性质,指出此写本与汉译《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可能是同源的,这对理解两部文献有重要意义,但在正文内容比对、写本呈现形式与《婆须蜜论》汉译质量等方面存在挑战。

  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辛放的论文《世亲形象建构及其在说一切有部内的正统性诉求》,以“kila”的翻译为切入点,考察了真谛与玄奘传统中世亲的不同形象,真谛将“kila”译作“彼说”,更多反映世亲与有部毗婆沙师的冲突,玄奘将“kila”译作“传说”,则强调世亲对有部正统性的诉求。

  杭州佛学院存德老师的论文《辩机法师再考》,结合传世史料及敦煌遗书与日本古写经等材料,对辩机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考察,对《书》以后流传的辩机故事进行了反驳,并分析了传说产生的可能原因。

  清华大学博士生黎俊溢的论文《玄奘改葬事探微》,以学界较少关注的玄奘两次改葬问题为中心,详细论述了玄奘两次改葬的过程,并分析了其政治背景与官方动机,提出玄奘改葬或许源自官方将其纳入政治秩序的需要。

  崇文书局人文学术编辑部梅文辉编辑的论文《徐梵澄先生与唯识学》,系统梳理了徐梵澄先生梵译汉的唯识著作、英文唯识学专著,进而论述了唯识学对徐梵澄的“精神哲学”理论的重要影响。

  慕尼黑大学博士李欢友的论文《王夫之与晚明唯识学的复兴》,提出王夫之受到憨山德清、紫柏真可与王肯堂的影响,遥承永明延寿融合唯识与禅宗、性与相的思路,将唯识学奠基于禅学,进而结合儒家气学促进了三教合一。

  杭州潮音禅院圣一法师的论文《协侍弟子像尊格考——以杭州天龙寺中龛弥勒七尊为例》,探讨了“协侍弟子”的尊格与发展史,提出协侍弟子像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与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与中国佛教的变迁传承。

  本次会议议题丰富,成果斐然南宫28,充分展现了唯识学研究的先进性和前沿性。特别会议的比较研究专场,凸显了唯识学的包容性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当代价值。南宫28南宫28南宫28

搜索